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大明嫡子 > 第334章 圣人有错

第334章 圣人有错(第2页/共2页)

而扔下陈三虎的陈胜,则是转过头看向众人,长叹一声:“三虎这狗嘴里那什么官府、朝廷、天子做错事的话,你们千万不要当真了。天子带着咱们这些百姓立起大明,这些年说不上家家富足,可也没有真的就吃不饱肚子的时候。”

只是这时候,在场陈家村的力夫们哪里还会听了这话。

有人撇撇嘴:“我就觉得三虎说的没错,陛下要是写那什么罪己诏,说不定这雪就能立马停了。”

又有人立马附和道:“对对对,我也这么觉得。”

“要不然戏文里也不会有这么一出戏了!”

陈胜瞪大了眼:“都不要命了吗!陛下那是圣天子,那就是圣人。圣人还能做错事,有错了吗?”

“圣人怎么就不能有错了?”

陈胜恨得是牙痒痒,正要开口,继续提醒这些人的时候。

草棚外面却已经是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而后,便是有人在外面冲着草棚里喊话:“陈家村的人,歇够了没有。来船了,快出来搬货装船!”

陈胜立马抬头应了一声:“来了来了。”

回了话之后,陈胜看向众人:“都快去码头上,记住我说的话!”

众人连连点头:“晓得那些话不能在外面说。”

说着,这些人便缩着脑袋,双手揣在兜里,顶着风雪出了草棚。

等到所有人都出去之后,陈胜这才转过身,看着已经爬起来的陈三虎:“今天的事情办的不错,回头记得去庙里领了钱,偷偷的藏起来,等过上些日子再拿出来用。”

陈三虎点点头,冷笑一声:“你说他们会信吗?”

陈胜伸手对着陈三虎的脑袋拍了一下:“你管他们信不信,只要咱们给事情办了,能拿到钱就行了。”

陈三虎嘿嘿一笑:“等这件事情办好拿到钱,我就托亲戚,给咱们运作到去交趾道的名单里面,带着家里人带着钱,到南边买上几块地过上快活日子。”

陈胜这时候也露出了掩不住的笑容:“走吧,去码头上。”

……

入寒月,越十日。

在应天城皇城大内,拥有着无数重峦殿宇的皇宫里,有这么一片建筑,显得很不起眼。

进了午门,往前是内五龙桥和奉天门,穿过奉天门就是奉天殿。

而若是进了午门,不再往里走,而是转向东边,穿过左顺门,北边就是文华殿和更后面作为东宫的慈庆宫。

有文华殿和东宫在,整个左顺门后的其他建筑就显得不那么惹人注目了。

只不过,在文华殿正南面,却也有着一排就靠着皇宫宫墙建造的宫殿和屋舍。

从东边的东华门开始数起,分别是古今经籍库、香库、内承运库、文渊阁。

此刻的文渊阁里,香碳被烧的通红,传递着一丝丝的暖意。

然而,聚集在文渊阁里的大明六部三法司各寺衙门堂官,却是有些坐立不安,甚至只觉得一股股的寒意从脚底、心底升起。

文华殿行走、翰林学士解缙,此刻正手捧着一份奏章,站在诸官前,面对着坐在百官前面的太孙。

“以上,凡直隶、浙江、江西、湖广,沿长江两岸府县,目下皆大雪连绵。”

“山东、河南三司奏报送到,言明两道今冬严寒,却并无落雪,民间有谣言生,言此乃地有害,则天灾降。”

“山东都指挥使司奏报,山东道境内似有白莲教贼人出没,问奏朝廷,能否抽调淮安、徐州、开封、大名等地卫所配合山东都司严查地方。”

“九江府奏报,百姓屋舍为大雪压垮,现今只能居于府县之城,望朝廷尽快调拨粮草钱钞赈济。”

“武昌府奏报,调请粮草赈济。”

“徽州府奏报,黄山有大雪崩塌,掩埋村落无数,百姓哀嚎,请朝廷赈济。”

一项项从地方呈奏入京,被解缙总结出来的有关洪武二十七年长江两岸雪情的内容,被他一一报了出来。

这一条条的请求朝廷赈济的奏章,就像是一座座的大山压在在场百官的身上,不少人脸色艰难的吞咽着嘴里的唾沫。

朱允熥靠在圈椅上,静静的注视着这些朝臣们:“都听到了?臣民不知上苍之威,以为在南方当官就不会遇上大雪生灾了吗?洪武二十四年浙江道雪灾的事情,难道都忘了?”

这话让人有些摸不清,到底是在骂地方上那些官府,还是在骂文渊阁里的人。

翟善目光转了转,便拱手道:“幸得太孙贤明,及时调拨钱粮煤炭,解地方之危,救百姓苦难。”

文官扛把子开了口,其余人便纷纷应声附和:“太孙贤明。”

朱允熥悄无声息的撇撇嘴,目光看向低着头的兵部尚书茹瑺:“应天城现在还留有多少京军?”

被点了名的茹瑺,抬起头看向太孙。

距离今冬南方的第一场降雪,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二十来天里拢共只有那么五六天没有下雪。

所有人都看清楚了,今年这雪怕是难停下来了的。

卫戍在应天城内外的十多万京军,也终于是被全体调动了起来。

而正是因此,沐英等军中功勋武将们,如当初在通政使司衙门的承诺一样,统统都登上了应天城各处城墙坐镇,护卫京师。

茹瑺拱手,沉声开口:“今日一早,一万京军官兵,已于龙湾码头登船,顺游而下往杭州府仓调运粮草。现今,应天城余有京军六万。”

朱允熥沉吟起来,倭国那边现在有两万京军坐镇,交趾道那边常升手下领着三万京军。

去掉现在留在应天的六万人,二十万的京军已经调出去接近十万兵马了。

掌握了京军调动的最新情况,朱允熥转而看向只有一半屁股坐在凳子上的户部尚书郁新。

“户部。”

郁新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臣在。”

“长江两岸,现今有多少府县受灾,户部有详细的数目吗?从杭州府仓调运的交趾道粮草,现今调运了多少,户部是否也有数目?寿州、宁乡、萍乡三地的煤炭,又有多少发送到地方的?”

朱允熥一丝不苟的将一连串的问题怼到了郁新的脸上。

郁新不禁裹着大袖抬手擦了擦额头,喉头吞咽了一下:“臣……臣启禀殿下。现有受灾府县共有两百二十三,严重的有三十四处,百姓屋舍倒塌或道路堵塞难以连通。

余下府县,则仅限于严寒,长久下去或会出现缺衣少食的局面。

户部以调拨杭州府仓八十万担粮草,三地百万斤煤炭。而后只要雪情不停,户部便会一直调拨粮草煤炭赈济地方。

目下灾情严峻,不过所幸有殿下先见之明,于灾情崩溃之前,调拨粮草,辅以朝廷兵马,如今朝廷才能从容应对。”

这就是一声经营仕途的人啊。

最后还不忘点明功劳是谁的。

朱允熥笑了笑,在众人以为已经渡过这一关,刚要松一口气的时候。

朱允熥却是忽的再次开口:“诸位臣工皆是我大明肱骨,自是心系我大明社稷黎民的。今冬雪情,至今已有二十余日,地方上的百姓现今生活到底如何?诸位可曾知晓?

孤每每捧读史书,入目皆是百姓艰难,若逢似如今之灾,便是要卖妻卖子卖地卖屋,只为一口活命的吃食。不知今岁,地方上是否也有此等之事出现?”

说完之后,朱允熥便是斜身靠在椅背上,默默的注视着眼前这些人。

刚要松口气的官员们,不由浑身一紧。

这个话题可是太不友好了!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99.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