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奋斗在苏俄 > 790 马林科夫的路线

790 马林科夫的路线(第2页/共2页)

马林科夫所谈到的第二个内容,就是斯大林同志在列宁格勒问题上的真实立场。

斯大林同志希望能够保住沃兹涅先斯基,这是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他认为年轻的沃兹涅先斯基是很有能力的,他能够胜任联盟经济领域的任何一项工作,而这在联盟当前的领导干部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此,不让沃兹涅先斯基工作就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而除此之外,针对列宁格勒州市两级党组织的问题,其实斯大林同志也在犹豫,更准确的说,是他对列宁格勒所推动的那些经济政策,心存犹疑。

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发展,不管是什么样的政党,只要掌握了国家政权,他们的终极目的内,总有一项是希望能够将整个国家做大做强,没有哪个政党或是哪个国家领导人,一门心思的想要将自己的国家搞垮。

在过去的几年里,列宁格勒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不管他们与芬兰之间搞的那种农业合作,还是他们与东欧各国之间所进行的各类贸易,乃至于他们在企业中所推动的那些奖惩制度,都对列宁格勒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路线是抽象的,但富裕和发展却是肉眼可见的,这也是为什么波波夫希望在莫斯科也推动列宁格勒模式的最直接原因。转过来,既然列宁格勒所发生的一切能够打动波波夫,自然就能打动别人,这其中未必就没有斯大林同志,或许这就是他现在还拿不定主意的最根本原因。

但是话说回来,列宁格勒搞的那一套虽然看似可行,但却是地道的修正主义,而联盟目前所公认推行的经济政策,却是斯大林主义的经济政策,列宁格勒的那一套或许的确可行,但事实证明了斯大林主义所推动的那些政策,同样也是可行的。如此一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竟然斯大林同志推动的经济政策完全可行,那为什么联盟还要调头去施行修正主义的那一套呢?

这便是斯大林同志在犹豫之中,又未曾给与列宁格勒人真正支持的主要原因,当然,这也是那些有心借鉴列宁格勒模式的人,始终未采取实际行动根本原因。

在维克托前世的时候,中国的改开之所以能够顺利成功,一方面与国内的政治格局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制度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原来的政策已经推动不下去了,于是改革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而联盟的问题就在于,尽管斯大林模式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但在如今这个时候,这些弊端还没有彻底的显现出来,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政策,在人们的观念中依旧是可行的,甚至是优越的,莫斯科的核心权力层还有的选择。

正因为斯大林同志在列宁格勒的问题上立场犹豫,所以,在马林科夫看来,此次调查才更应该深入彻底,对列宁格勒那些人的打击,也必须深入彻底,否则的话,联盟的路线很可能就会出现变故,正确的社会主义路线就会被修正主义所侵蚀。

至于马林科夫所谈的最后一项内容,就是他自己所推崇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的,自从进入仕途以来,一直都在机关内工作的马林科夫,同样也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经济发展思路,而且,在过去几年的实际工作中,他的这一套理论,还被他自己逐渐完善起来了。

对于联盟内部的经济发展思路问题,马林科夫同样也不支持过去一贯尊奉的斯大林模式,按照他的说法,联盟从三十年代开始,便将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放在了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上,为了能够迅速建立起完备的军事工业体系,联盟将大量的资源都堆砌到了重工业领域。尤其是在卫国战争期间,联盟一切的经济工作,几乎都是围绕着重工业来开展的,为此,作为国家根本的农业其实是被完全的忽视了。

当然,忽视农业的问题对联盟来说,其实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它也与联盟的国家性质有关。尽管在一九三六年出台的苏联宪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苏联的国家性质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但实际上,工人阶级的地位在联盟内是始终高于农民阶级的。而在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联盟所实行的政策,也是从农业吸血,借以支持工业的发展,因而,农村的发展其实是相对滞后的。

马林科夫认为,从联盟的国家性质出发,对农业的重视也必须提上联盟经济工作的重点序列。按照他的说法,联盟在过去几十年的建设过程中,过度重视工业,忽视农业,已经给联盟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乌拉尔到伏尔加,从乌克兰到库班,全联盟的农民都在承受着过度的压榨,这对联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99.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