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玩明 > 第246章 拉锯战(七)

第246章 拉锯战(七)(第1页/共2页)

又是一年阳春三月,与南方的阴雨绵绵不同,北方春光明媚,草长莺飞,一派生机勃勃。{{<(八(〔一[中文网[ [ 保定府西边是战场,局势紧张,不过战场之外的大片土地上,无数民众在田野中劳作。

由于去年生争战,保定河间两府错过了种冬小麦的时节,现在正赶种春小麦,也有大开荒地大种棉花的。与顺天府相比,保定河间两府的土地更加肥沃,水源更加充足,而且开日久,灌溉系统相对完善,在展农业上有天然的优势。

占据了这一片平原宝地,对北平军来说,价值是无量的。当然,要守住这一片沃土,难度也是非常高的。除了军事固边之外,政治经济文化这几大块也是不能放松的,特别是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万磊可不想出现各府民众认同感不同的问题。

这不,三月初七,以傅闱为的师范学院数十名毕业学员组团前来保定河间两府,调研并主持扫盲和普及义务教育等工作。两府的父老乡亲自然是夹道欢迎,并给以最大限度的支持,毕竟这些人都知道来的是万夫人,万先生的面子他们肯定要给足的。

保定河间两府不同于顺天府,顺天府的百姓百分之九十以上住在北平城内,而这两府百姓散居在各级城乡,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要把学龄儿童集中起来受教育都很难,更别说对一般百姓进行扫盲了。

教育工作难搞,不过傅闱跟丈夫一样,从来不畏惧什么困难。在她的牵头下,保定和河间两府成立了一个临时师范培训点,从两府中选拔一些识文断字的人来进修几个月,然后就下派到各个城乡去充任教师。

至于校舍的问题,那也难不倒傅闱,她按人口分布的情况,为保定河间两府划定学区,每个学区设立一所中学,学区下面的每一个人口密集的乡设一所小学,校舍由一些驿站官库之类的公用设施改成,方便临近的学龄儿童就近入学。

与此同时,将会在学校中加开夜校,为成年人扫盲,力争在三年之内,让北平行省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都识字。

傅闱忙于自己的教育事业,万磊也没闲着,他一面在前线监军,一面遥控辉煌石油工司,并派人在保定府新现的那处油田进行开挖作业。除此之外,他也在等明军方面的回复。

三月初十,一向办事拖拖沓沓的明朝终于派来了使者,表示同意交换俘虏。在两军阵地之间的一片开阔地带,俘虏交换仪式很快就开始了。北平军一方用平西侯沐晟和驸马都尉王宁两人,交换焦玉一家老小七人和杨士奇一家老小五人。

交换方式中,焦玉与杨士奇也在场,这两个家伙被万磊“赐”了毒酒,最后却都是没有勇气喝下去,万磊虽然有些瞧不起这两个口是心非的假道学,不过既然他们不想死,万磊也不会过分苛责他们,给他们享受刘璟和杨子荣一样的待遇。

当然,万磊一向重视人才,但是在他眼里,刘杨之类的文人如此迂腐,离真正的人才标准还差得很远,现在万磊最多让他们抄抄写写,至于军机大事,还轮不到这些人指手划脚。

其实,万磊在培养人才方面也是大费苦心,除了大办学校教育之外,隶属于北平军的将官学院几乎是每一季度在军中进行一次选拔,选拔出来的人分两个方向培养,一种培养成精明能干的军政委;一种培养成骁勇善战的各级军官。

北平军有明文规定,不是从将官学院毕业的人,就不能当将领,所以北平军上下各级军官的素质是相对较高的,而且他们也是从基层士兵中层层选拔出来的,不会像那些贵族军官那样脱离基层。

与将官学院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行政学院,它也是一个进修学院,从各级官员中挑选出政绩较优的进入其中进修,进修合格之后才能升迁。而北平行省建立之后,官员在选任上还有一个内升外转的规定。

所谓的内升外转,即省部所有升迁的官员都要外派到地方去担任相应的职务,考满合格之后才能转回到省部来任职。

别小看这一规定,此法一可以锻炼官员的能力,让官员到地方去,进一步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二可以打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隔阂,让地方优秀的官员进来大展拳脚,也让“中央”优秀的官员出去锻炼能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猛将必于行伍,宰相必起于州郡,是也!

相比于北平行省的做法,明朝的官制可谓是落后无比,乍一看起来,中央六部九卿还有五军都督府,部门十分完备;地方各行省又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下面又设府州县各级官员,一整套领导班子。

不过,明朝廷在选调人才方面却十分死板,凡事都讲出身。五军都督府那些人,都是勋贵之后,几乎没有一个是靠实力打出来的。所以,朝廷里真没几个将领真有本事,大多都是纨绔。

而文官们大多是进士出身,三年一大考,考中的进士们就会进行一次筛选,被选中的才有留京当京官的指标,以后只要不犯严重错误,一般能在京呆到退休。为官期间就算没啥政绩,只要本本份份地熬资历,几十年下来最少也能熬到侍郎级别。

要是这一次落选了,那就惨了。外放当地方小官的进士,以后不但升官慢,还要看京官的脸色,在地方混上几十年都不一定能调回京城。所以,地方官一旦外放到地方,就开始心灰意懒,反正干好干坏一个样,很多人索性破罐子破摔。如此下去,明朝上下当然是日益**和低效。

对于明朝廷内部各种弊端,特别是中央过分集权,导致地方政府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皇帝小儿的能力,这一弊病就是意识到了也没法治。万磊也是看透了明朝外强中干这一点,才敢公然起兵“造反”。

“哥,在想什么呢?是不是想闱儿姐了?”赵雪儿见万磊坐着呆,轻轻地推了他一下。

“哦!”万磊这才从深思中回过神来,问道:“怎么样,人换回来了?”

“换回来了,不过那个杨士奇的老妈要死要活的,不肯跟咱们走,咱们硬拉过来的。”赵雪儿嘟着嘴道。

“硬拉过来的?”万磊摇头苦笑,他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毕竟帝制搞了一千多年,百姓多被忠君思想洗脑了,一些官眷甚至比当官的还要顽固,这些人的思想工作最难做了。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99.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