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七五五章 丢骨寨

第七五五章 丢骨寨(第2页/共2页)

虽然比不上天下四大名关那样的宏伟,但是也是一座依托地形建立起来的险关。

又是一场攻坚战。

在汶川城内,护卫军共歼灭太平军五干余人,俘虏太平军以及羌人两万多人。

就连石镇吉都被护卫军俘虏。

得到消息之后,石达开非常震怒。

半天时间都丢了汶川县城,让他颜面尽失。

好不容易被他团结起来的那些头人开始动摇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些消息在这些头人之间传播,有人说华族根本不会动他们的土地,华族非常富有、强大,已经占领了大半个天下。

天下归于华族的大势已经形成,负隅顽抗的人必将被消灭。

太平军就是与华族对抗的失败者,要不然他们怎么会已经逃到山中呢。

这些消息不是空穴来风。

乃是暗部的人收买了一些头人散布出去的。

好死不死,这个时候松番地区开始跟百姓借粮。

太平军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光是从成都裹挟来的青壮就有将近二十万人,这些人都已经被劫来了,总不等不给人家吃饭。

石达开是想将这些人编入太平军中,扩充他日益缩水的队伍。

他没想到胡林翼将他在松番一围就是一个多月。

他进入松番之后实行的政策又是不收税的政策。

其实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

满清官府与地方上的矛盾也是税收造成的。

因此想要推翻满清的太平军和华族都声称不收税,以此来获取百姓的好感与支持。

区别在于,太平军对地方上的士绅和大商人采取的是灭绝政策,就是完全消灭掉,用他们的财富抵消税收,因此太平军的治下,传统的商业活动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而华族通常也会对占领区实行免税,但是只是头年。

第二年,也就是土改之后,百姓就要上交公粮。

公粮相当于原来的农税,只是百姓不需要再交货币税,省得他们在卖粮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商人的盘剥。

而且华族也不会消灭士绅和商人。

相反,华族对本土的商人给予了各种政策上的扶持。

对于士绅,华族也会帮助他们向商人转变。

这个转变过程实际上是带有强制性的。

士绅要是不同意土改,不愿意转变,他们将要面对的也将是雷霆。

而华族对百姓的免税政策,由对外贸易来补充。

这一年的缓冲期,缺失的粮食,华族都是用贸易补充进来的。

而到了第二年,因为百姓们都分到了自己的土地,劳动的热情高涨,加上华族放开了一部分荒地的开垦。

因此粮食的总产量往往会比之前还要同比增长好多。

石达开他们就没有这样的外部补充了。

丢骨寨,一处位于岷江边上的山寨。

清晨,从峡谷中的江面上升起的大量水汽汇聚成了浓雾。

整个寨子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就如同仙境一般。

羌民德吉一家就住在这个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的寨子中。

不过这个世外桃源的生活并不美好。

因为这里早就已经完成了改土归流。

山寨的百姓不仅仅要经受头人的盘剥,还要交官府的税收。

就在去年冬天,朝廷加征了一次税。

这个时候,各家各户只有一点过冬的物资,现在全都要收上去。

这下子大家都不干了。

几个寨子串联起来,青壮的汉子拿着柴刀和猎枪就去将官府给端了。

然后一众寨子的头人在一起商量,干脆宣布造反。

德吉是寨子里有名的猎手,在这次造反中出力颇多。

因此分到了两袋子青稞、一只羊,靠着这些粮食,过冬应该是没有问题。

现在天气转暖了,山上还可以采摘蘑菇。

猫冬的小动物也都跑了出来,德吉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天,德吉刚刚从山上打猎回来,肩膀上挂着一只松鸡。

妻子已经生着了火。

炊烟从他家的木楼顶上飘起来。

木楼底下,那头羊咩咩地叫唤着,两头小黑猪吭哧吭哧地拱着土。

德吉刚刚走进木楼,妻子就着急忙慌地上前说道:“德吉,刚刚巴郎头人挨家挨户说了,因为南边的海匪杀来,上头要跟每家借粮食,说赶走海匪就还给大家,每家要出一百斤青稞。”

“什么?一百斤,我们家里还有粮食吗?”德吉顿时急了。

妻子赶紧摇头道:“哪里还有粮食,只剩下一点种子,要不是你能带点猎物回来,咱们家早就没的吃了。”

德吉家里还算是好的,其他的人家过得比德吉家里还差,已经有人开始吃树皮了。

“好了,你不要管,我去找巴郎头人。”

德吉扔下肩膀上的松鸡,拿着猎弓就向山上巴郎头人的大房子跑去。.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99.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