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怒海覆清1852 > 第六九〇章 朝变

第六九〇章 朝变(第2页/共2页)

他是张家的长子,又是驸马,两派人经过博弈之后,选定张登柱来掌管京营新军。

但是张登柱早就已经做好了自己的打算。

阮福时的兄长阮福洪宝在年初的时候已经因为叛乱畏罪自杀,阮福时又没有子嗣,现在只要阮福时死了,自己再立一个没有名望的阮福氏子弟,今后就可以慢慢攫取大位。

张登柱的身边也有一帮人为其出谋划策。

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现在到了1854年的年底,张登柱准备趁着年终大朝会的时候发动政变。

这个时候正好可以将那些大臣都给控制住。

尤其是南圻经略使阮知芳。这是一个地方实权派人物。也是阮福时现在的倚仗。

只要在大朝会的时候将阮知芳给控制住,然后再以朝廷的名义将南圻那些阮知芳手下调离岗位,张家就能够掌控整个安南。

当然了,张登柱也知道,此时北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华族。

之前朝廷派了数万大军反击北圻,结果瞬间就被人家给全灭了。

可见华族军队的实力有多强。

不过他已经得到了华族的支持。

华族外交部的南洋公使陈俊良亲自给了他承诺。

只要他承认华族占领北圻,那么华族就会支持张家在安南称王,而张氏安南将成为华族在南方的一个藩属国。

董良在海防军港等的就是南边顺化的消息。

腊月二十正是安南年底大朝会。

顺化王宫早早就准备好了。

大殿的外面铺起了红地毯。

这座王宫完全是仿照紫禁城的样式建造的。

只是小了一号而已。满清灭了大明之后,安南一直自称是华夏文化的正统。

他们的官员穿得都是大明样式的团领袍。

阮知芳穿着一身紫色的袍服登上大殿的台阶。

朝臣们已经陆续赶到。

张登桂大权独揽之后,朝会的机会就非常少了。

大部分的政务都在张府里边解决了,国王只在一些象征性的仪式上出场。

而且阮福时的身体每况愈下,他本就身体羸弱。

上次反击北圻大败,朝廷的禁卫军全军覆灭,对他的打击非常大。

在担惊受怕之下,阮福时旧疾复发,卧病在床多日。

“阮经略,好久不见。”国丈武春谨凑过来打招呼。

武春谨是王后武氏缘的老丈人,与国王是牢牢绑定在一起的。

因此别人害怕得罪张登桂,他不能害怕。

“武大人,别来无恙?”阮知芳也拱手打招呼道。

阮知芳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别人都将目光瞄准科举考试的时候,他却埋首做学问。

他本来对科举考试并不感兴趣,但是最后毅然走入官场。

为官之后,阮知芳四处平叛,竟然成为了一名儒将。

他原本是四大辅政大臣,但是因为张登桂的忌惮而被外放南圻。

这一年多时间,他在南圻西部,与暹罗人打了好几场仗。

因为得不到朝廷的支持,阮知芳打得非常艰难。

但是在他的组织下,南圻的各族百姓万众一心还是击退了暹罗人的多次进攻。

“阮大人啊,现在朝廷的形势非常糟糕,张登桂是个小人,只知道排除异己,北圻都丢了,他却无动于衷,还与北边的华族人眉来眼去。”武春谨看了看周围,小声地说道。

大部分的官员都绕着阮知芳走,他们都是张登桂的党羽。

很快朝会开始了。

国王阮福时穿着宽大的国王礼服从大殿的后方走出来。

不过有一名太监在边上搀扶着他。

阮知芳偷偷瞥了一眼。国王的脸色蜡黄。

联想到国王还没有子嗣,阮知芳的心情更加忧虑。

现在的安南丢掉了北圻半壁江山,南面又有暹罗人虎视眈眈。

强大的华族压着安南喘不过气来,真的是风雨飘摇。

说是大朝会,可是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启奏陛下,绥盛公谦正持躬,多闻善断,敭历三十余年,位居台鼎而服食简约,无异布素之辰,且有房仆射(房玄龄)之勤,有韩魏公(韩琦)之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朝廷倚以为重,列圣素所简知……其拳拳忧爱之心,廊庙江湖,始终一致。当其坐朝也,惟思以人事君,每有汲引,不曾许人知得。况又洁已以冰壶,饮人以醇醉。休休之量,有大臣风。臣以为当加三公,赐九锡……”出列的是礼部郎中黎祁隆。

在这朝堂之上,这位郎中只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官员。

但是他的话却瞬间引起了殿下众人的纷纷附和。

这么多人一起附和,瞬间将不同的声音都给遮挡住了。

阮知芳看着这热闹的场景,顿时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他向站在上首的张登桂看去,张登桂似乎也是一脸惊讶。

这就是奇怪了,难道这不是张登桂提前安排好的吗?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99.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