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怒海覆清1852 > 第六 四一章 第一阶段的成果

第六 四一章 第一阶段的成果(第2页/共2页)

董良北伐的这段时间,她还带队去东番岛和两广地区考察了当地的蒙学建设情况。

蒙学就是华族的小学堂,是官府正在推广的义务教育。

不要觉得此时很穷,没有条件搞义务教育。

觉得这时候的华夏很穷,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此时的华族,实际上在整个世界上来说都算是比较富有的。

因为仅仅时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列强才刚刚开始对满清的掠夺。

这个老大帝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大英帝国虽然工业革命更早,工业化率更高,但是它的体量毕竟更小。

而满清一直以来在对外贸易中都是处在顺差的状态。

要说贫富分化,此时的欧洲同样贫富分化严重。

伦敦的普通工人还在为明天的面包发愁,他们甚至连瓷制的餐盘都用不起,只能用木头做成的餐盘。

华族最早的行省东番岛的蒙学建设做的非常完善,尤其是张远芳就任东番岛行政总署的总长之后,在教育的推广方面力度更大。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部土人部落走出大山,进入到华族官府的安置点。

中部大山中,除了一些矿场、林场保留居住点外,大部分的地方回归自然状态。

那些地方的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效率低下,这些人继续居住在那里,无疑会浪费人力。

华族加强了对淡水流域以及南部高雄地区的开发。

这两处地方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

汉人已经都充分利用起来了,再想更进一步就只能吸收土人了。

这两年,华族光是向东番岛上运送的移民就达到了一百多万。

岛上的人口直接翻了一倍,不过相比于福建那几干万的人口数字,还是小巫见大巫。

现在华族几乎完全占领了长江以南地区,控制区的人口将近两亿。

哪怕是就现在这个样子,华族也算是这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

董良在码头上,与那些士兵代表一起接受百姓的欢迎。

这样的氛围,就连董良都沉浸在其中。

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想要做英雄。

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你会感觉得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

金钱、权力、美色,一切能够满足人们虚荣心的东西都不如被人们环绕在中间。

华族日报评论写道:这一刻,整个南门码头上欢声一片,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鲜花欢迎英雄凯旋。

我们华族英勇的护卫军用两个月时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收复了整个长江以南地区。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势力能够做到这样的速度。

群众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工作,为护卫军准备好武器和粮草,让他们在新的一年能够彻底地推翻满清。

……

董良在码头上与周藤虎等人亲切地握手,准备当天晚上开会,详细了解华族后方的发展情况,并向理事会报告前线的作战情况。

同时一起制定接下来的战略。

北伐之战远远还没有结束。

第一阶段战略目标已经达城,但是在前线,东中西三路大军的作战并没有完全停止。

中路军会同江北纵队,开始沿着运河向北进攻。

华族的物资通过运河和海州港运送到前线。

清军放弃难以防守的淮安地区,在徐州汇集了大量的兵马。

东路军在收复武昌和黄州之后开始尝试进攻太平军控制下的汉阳府。拿下汉阳府,控制汉水之后便可以从水路进攻襄阳。

襄阳和徐州是南方政权与北方政权重要的战略争夺点。

在历史上,通常情况下,南方政权要想防守,最好控制这两个地方。

从徐州北上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护卫军可以从这里一路打到京城去。

而从襄阳北上则可以占领中原核心地区,山西、陕西都紧挨着这里。

杨秀清也知道这里的重要性,因此他才会先一步占领这里。

襄阳的西边是郧阳,而郧阳的西北便是陕西。

陕西现在是清军绿营兵的重要来源,西北的民风一向彪悍。

西路军则将重点放在云贵川,其中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最为重要。

四川的地形易守难攻,每逢乱世,这里都会形成割据政权。

董良要争取短时间内统一华族,不想这么麻烦,那么就必须尽快拿下这里。

不过晚上的会议因为一条消息而取消。董良乘车向元首府奔去。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99.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